應該有不少人看過這篇文章:混凝土補丁的台北市人行道 德國人說:像是乞丐住處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116/153431.htm) 以及延伸閱讀的東歐人如何鋪人行道 (http://jonathan0777.pixnet.net/blog/post/29517004),文中提及了許多材料力學與美學技巧的問題,我就不再討論了。
以一句話做回應,我的想法是:「我不相信台灣的土木工程師 (尤其有許多都是留學歐美的) 會弱到算錯水泥和沙的比例或是結構強度。」相較之下,我比較傾向將這個問題導向我們有許多工程師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並不會把「人」的因素放進去。
但這就是我們的工程教育訓練的一部份。不管是軟的資訊工程還是硬的土木工程甚至是軟硬都有的生物工程,我們的工程師養成裡從來都不教你如何處理「人」的問題的。
以下全文很長,先講結論:我們缺乏一個適合台灣氣候與人文環境的人行道施工法 (及設計)。而這裡的「人文環境」四個字,指的是「台灣機車數量太多,機車停車格不足,我們的施工人員訓練不夠…」等和人相關的問題。
前幾年台灣鋪設的的人行道流行歐洲的人行長方磚設計 (http://www.gewara.com/blog/t3129559) 用粗沙墊底,上面再排灰色長方磚。
原本的設計是希望取代水泥加紅色方型地磚式的傳統工法…
新的工法設計目標是希望能讓城市的地面可以有呼吸的空間,降雨也可以從磚縫間的沙石間流入地下水層以涵養水源,這麼一來,對都市的夏季氣溫調節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長方磚下的沙子也可以減震,行人在上面行走時會比走在水泥硬底的路面舒服些。
但台灣的單位降雨量遠超過歐洲採用這些工法的地區。一下子就把長方磚下的粗沙沖走了。甚至在積水處還會長出植物來,進一步破壞了長方磚下的基土。
再加上機車總會停上人行道,又壓壞了長方磚。本來就只是「排列」在粗沙上的長方磚受到固定沙流失以及本身形狀的破裂影響,無法再固定於同一位置,行人走起來就覺得好像踩在碎石子上不穩定,就更不願意走了。
此外,這種工法除了怕突然的暴雨沖走長方磚下面的粗沙以外,也怕地震讓周圍充做外框的人行道邊破裂而無法固定長方磚。所以和台灣一樣位於地震帶的日本,再怎麼喜歡歐洲,也沒有採用這種歐式的工法,反而是老實地打上水泥再鋪上小方磚 (參考:這個網頁的第一張照片)。反正日本的機車數量遠不及台灣,即便是有,也只有少數會把機車停在人行道上造成小方磚的裂損,所以情況並不嚴重。
近幾年台灣新修的路則是直接打上「一大片磚紅色的水泥」,然後再用水泥刮刀在上面劃出長方磚甚至是仿石板的線條外形。
乍看之下好像美觀、好走多了,而且又堅固耐壓。但長久來看,我們還是讓雨季時的降雨直接透過下水道流走了,都市的地下土壤被水泥蓋住以後,無法呼吸,無法涵養水源,更別說調節夏季的溫度了。話說回來,這兩年開始流行這種路面以後,夏天都特別熱呢!你覺得這只是「巧合」嗎?
所以,我們到底要不要向外國取經,學習國外的工法和經驗呢?當然要,但是我想強調的是,當我們向其他的先進國家學習各種層面的知識時,不是先照單全收,然後回國以後再照本宣科就可以了,我們必需反思學習到的這些知識在當地形成的背景,是否有基於對方文化而產生的考量,然後才加以修改成適合本地的版本,加以應用。否則,留學國外好像是繞了世界一圈,但實際上只是在原地踏步而已。
喵的咧…寫這麼沉重的東西,我在嚴肅個什麼勁兒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