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麥當勞做時薪 66 元的櫃台人員。在工作的時候,有兩個東西我一直聽不太懂,一是「脆盤」,另一個是「他品」。
前者指的是咖啡色的塑膠托盤,另一個則是澆在霜淇淋上的食材,有常見的「巧克力他品」、「草莓他品」和不定期推出的「鳳梨他品」。
要「品」什麼呢?怎麼這間美國公司會用這麼古典的中文,「他品」是「給他品嚐」的意思嗎?
後來開始學寫程式的時候,在一次意外的情形下,利用原文書學習,我才突然理解為什麼之前斷斷續續學了幾次,都學不起來。
因為像是「建構式」、「運算子」、「類別」…這些在書中一再出現的東西,我看過以後是完全不能理解其字面上的意思究竟為何!建構式是什麼?所以也有「解構式」嗎?運算子又是什麼意思?「類別」?我沒看到分類啊?
奇怪的是,每個作者又只能給一堆例子,而無法直接解釋到底「類別」是什麼東西?
再年長一些,才在人生的經歷中發現,就某方面而言,『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可以暫時不懂手上的東西是什麼,就繼續往前走下去的;另一種則是非要搞懂手上的東西是什麼,才有辦法繼續走下去的。』
而我身邊許多理工背景的朋友,都是屬於前者。他們可以暫時不知道某個東西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就先叫它「XXX」,然後繼續以 XXX 之名學習下去…
我又想起高中的數學課堂裡,老師畫個圓,半徑設為 "r" 。OK,這個我能理解,那個 "r" 應該是 radius 的縮寫。但為什麼曲線的頂點不叫 "a" 而非要叫 "n" 不可呢?頂點不是 apex 嗎?(結果我有位大學同學的詮釋是『因為在曲線上加個頂點就像胸部一樣,那個 "n" 大概是 nipple …)
其他像是「圓心設為 o 」或是「四邊形的長、寬設為 x 和 y,但是立方體的時候就設為 l, w 和 h 來代表長 length, 寬 width 和 高 hight」種種似乎背後隱含著某種道理,卻又不斷地在你以為參透了其中運作的機制時反捅你一刀的代號,都對我造成「極大的困擾」。
很明顯地,我是屬於那種「非要搞懂手上的東西是什麼,才有辦法繼續走下去」的人。如果我只是死記這個叫 "r" 但那個是 "n" ;這裡用 "x, y" 但那裡不能用 "x, y, z";「類別」就是下面有一堆「屬性」和「方法」的東西…老實說,我真的覺得心裡很不舒服。(不過…學校環境就是這樣啦,誰管你舒不舒服啊?!)
直到開始利用原文資料學習語言的時候,我突然就懂了。原來類別的原文是 class,這個字最基本的意思是 a group of things with similar properties (一群有相似特質的東西),運算子是 operator 而建構式則是 constructor (加了 -er/-or 的就是用來做前面那個動詞的東西),所以 operator is something used to operate 而 constructor is something used to construct.
到這裡我才開始理解整個程式的語法規則背後的「原因」。接下來寫出來的程式才「開始會運作」了。
我很討厭死背…如果我不能理解某個東西,那麼,在學習時就,我就會遇到相當大的困難。
有了這樣的經驗,我再繼續追查下去。那麼…當年聽不懂的「脆盤」和「他品」,又是什麼東西呢?
原來,那是 "tray" (托盤) 和 "topping" (加在頂層的東西) 的台式發音,再加以「文字化」的結果。
每當查明了某件事情背後的運作原理的時候,記下或寫下其中的規則。心裡那種因為不明白而導致的不快便能得到很大的「緩解」。就像質數的孤獨一書所說的『…像是這個混亂的世界裡,又有一個小角落被整理好了…』
17 10月 201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