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
我自己的桌機還是用傳統比例的顯示器。不管是 17 吋的 CRT 還是 19 吋的 LCD 都是 4:3 的比例。隨著現在常駐程式的數量愈來愈多,在這樣的顯示空間裡,像 MS Windows 95 以至到 Windows XP 裡或是 KDE 桌面環境的一條工具列是絕對不夠用的。
其實我自己主要是用 Linux 的 Gnome 桌面環境,但為了讓讀者理解,我就用繁體中文使用區最常見的 MS Windows 為例子說明。
工具列裡最常出現的四個物件:應用程式集 (Windows 下的「開始」鍵)、快速啟動區、程式切換區和常駐程式區。這四個東西如下圖這樣擠在一起,這是很有問題的設計…
在同一個版本裡,「開始」鍵的尺寸不會變化,這就先略過不表。但是隨著莫名奇妙的東西都想常駐程式區的系統匣裡佔個位子,這個區域就戀得愈來愈長。再加上現在的電腦設備愈來愈讚,多工的性能也愈來愈好。很多程式都是開啟了以後就懶得關掉了,於是程式切換區的小方塊也會愈來愈多,甚至多到只剩下一條線,再也無法分辨它是什麼東西 (所以也就失去了「快速切換程式」的意義。)。最後是隨著使用習慣愈來愈固定,每次開電腦都是開啟那幾個固定的程式,於是又會把這些程式的啟動捷徑加到快速啟動區去…
工具列這小小的一個空間,竟然就此變得寸土寸金了!
於是,新版的 Windows 就把「開始」這個鍵變成只有一個圓型的四片窗戶圖示,瘦一點點,把空間留給右邊其它的東西。快速啟動區和程式切換區也不再顯示程式的名字了,只要出現一個方方的圖示就好了。
如果現今的螢幕主流還是維持著 4:3 這種接近正方形的比例的話,那麼新版 Windows 的設計其實無可厚非。但敗就敗在,現在主流的螢幕比例已經愈來愈寬,也愈來愈扁了!
簡單地說,在螢幕硬體「上下空間逐漸變小」的時候, MS 的新介面設計卻白白佔掉了寶貴的上下空間。這個問題不單只在 MS Windows Vista 中出現,甚至在 Windows 7 和目前釋出的 Windows 8 中都有。
另一個浪費空間的例子是,因為左右空間的增加,不知該如何是好的 Windows Vista 竟然把在小小的角落就能顯示清楚的時鐘,變成了擺在右邊的一個「巨大」的指針時鐘。
這種我稱之為「浪費」的風格不只 MS Windows 有,連新一代的 KDE 4 桌面環境也是以「放大圖示」 和「拉高工具列」做為設計時的中心思想。
那麼,到底能配合新一代寬寬扁扁的螢幕的圖形操作介面應該有什麼條件呢? 我認為,目前出現的方案應有「工具列面板」導向和「Dock 面板」導向兩種。前者延續了目前工具列的設計,但是應該把橫向空間儘量保留給「程式切換區」,其他的三個東西則要放到別的地方去。而後者則是把所有的程式集、快速啟動和程式切換融合成一個東西,剩下的常駐程式等資訊再弄成一個東西。
如此看來,雖然大同,但仍是小異。兩種解法都需要「兩個操作區域」。
於是相較於 Windows 的做法,在同樣是「工具列」導向的 Gnome 裡,我採取了一個折衷的方案:我不要一個拉高的工具列,我要兩個壓扁的工具列。其中一個放應用程式集、快速啟動區和常駐程式的系統匣。另一個則是把空間儘量保留給「程式切換區」。
比較特別的是,除了切換程式外,因為現在主流的 Linux 發行版本都還能在好幾個桌面工作區之間切換 [示範短片],所以我把桌面工作區的切換按鈕也放在這裡。
於是乎,我在不拉高工具列的前提下,把原有的工具列高度一分為二,如此一來就沒有多佔到寶貴的上下空間。同時,我也沒有畫蛇添足地再加上第二個大時鐘在畫面右邊,以免浪費了左右的空間。
眼尖一點的人,可能會發現在畫面的右下角還是有三個程式的啟動圖示。一是計算機,一是桌面抓圖,還有一個是筆記。我把它們也放在「切換」這個動作的區域,主要是因為這些軟體打開後,都不會在其中逗留很久。它們都只是我在操作電腦時短暫的「切出操作模式」的東西罷了。所以對我來說,它們也是某種的「切換」。
最後,為什麼垃圾桶放在右下角呢…呃…我想是因為我習慣把「真實世界裡的垃圾桶」也放在右手邊的緣故吧。
(繼續閱讀 「[設計]空間的運用和習慣的操作 - 後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