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8月 2012

[新機] HP G6 上桌!

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下午,為了從實驗對象錄下的那只有 10 分貝上下的訊號中榨出點有用的資訊來,我把整個演算法做了一次大翻修。感覺自己就像在做一個「聲音的顯微鏡」似的,最後統整出三個參數,只要更動這三個參數,就能調整後續演算法的敏感度,就像調整顯微鏡上的接目/物鏡和粗/細調節輪,就能讓要觀察的目標凸顯出來一樣的道理。

一邊調整著參數,我一邊碎碎念著…「10 分貝實在是超小聲的,這個音量只比樹葉被吹過地面的聲音再大一點點而已吧…下次實驗的時候要想辦法改進這個問題…」

調整好以後,按下 Enter 鍵,程式開始分析餵給它的那 1 萬多筆資料。程式運作時,終端機裡綠色的字體輕快地跳動著。每一筆資料涉及 400 次運算,而每次運算大約花 0.7 到 0.8 秒的時間。這次的實驗總共要處理 10 萬出頭的資料哩!想到以往讀研究所的時候,用人力處理 1 萬筆資料,大概就花了一年的時間了。要是這次也用手工去做,那麼 10 年就過去了…人生有幾個 10 年呢…

突然很想知道,那我用程式來計算,會需要多少時間呢?於是就動手計算了一下…

10000(筆) * 0.7(秒) * 400(次運算)/60(秒)/60(分鐘)/24(小時) = 32.4 天  (*@*)

我豬頭啊!算 1 萬筆要 32.4 天才算得完,那 10 萬筆不就快去了一年!這可不是什麼資料丟下去,吃個午餐回來就能看數據了。這根本就是資料丟下去,還能再去讀個碩士班,等放暑假再回來看數據了。

要是我在資料出來後,發現程式裡有什麼地方需要改的,更動幾個字,再程式再跑一次,不就又去了一年?(然後碩論就寫完了嗎?)

這…這個速度真的是半導體時代的電腦嗎?還是我的機殼裡其實裝的是打孔機時代的處理器?

大驚之下…我立刻拿出借來的 Intel i5 的機器試跑了一下同一支程式的速度。複製檔案的時候還在想,要是跑起來也是這麼慢的話…那麼問題應該是出在我的演算法太糟了,所以速度太慢吧。

設置好執行環境後,一按下 Enter 鍵…終端機跳動的速度就像我的青春歲月一樣狂奔!定睛看了半天,才發現每次的運算時間落在 0.01~0.02 秒之間。這還只是一個 CPU 核心的工作時間而已。 i5 有兩個核心,四個執行序,所以時間是…

 10000(筆) * 0.01(秒) * 400(次運算)/60(秒)/60(分鐘)/2(核心) = 5.5 小時

 

於是,當天晚上,我就用兩個月生活費的代價買了一台自己的 HP 的 G6 2021tx (黑色) 搬上辦公桌了。

因為我自己安排每個星期四上午是自修的時間,會連上自己有註冊在跟課的 Coursera 或是 MITOCW 的課程頁面裡上課。直到買了新電腦後的那個禮拜四上午,我才發現以往我以為是「簡報」的一些課程短片,原來真的是「影片」。以往會覺得像是一張一張一簡報,只是因為我的電腦實在是太慢了…

這是我的第一部 Intel 的電腦,也是第一次買一線品牌的東西給自己。以往,不管是人、事還是物,我在心裡總隱隱約約地覺得自己配不上「最好的」,如果有人要「給我」什麼東西,我也會因為覺得自己不值得而逃開…但也許從這次開始,我可以試著對自己好一點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