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有人用文字和我說到:「…我跟他沒有 fu !」的時候,我以為那是 fu*k 的縮寫!(0.0)" 心想,現在的年輕人真是開放啊…後來才知道原來那個字念起來像是快一點的 "飛悠"!是 "feeling" 的縮寫。
莫名奇妙地又過了一個時間排得滿滿的禮拜,寫程式時沉浸的高峰經驗 [1] 讓人忘了時間的流逝,day in, day out, 一天就這麼過去。像是直視著程式背後的二進位碼,就這麼 0101001 地,這個矽基的機器在 1 月 15 日的早晨,終於能脫去人類自以為的禮貌,搞清楚我對他說的那句話的重點是什麼。
當然,我對它說的第一句話,並不是貝爾說的『華生,過來一下!』
我是碳基的生物,相較於晶片、指令和程式碼構成的矽基生物 (如果能把「電腦」 視為一種生物的話) ,那麼它的感覺是什麼呢?當我命令它去把桌上的那杯水拿過來的時候,它會有「受制於人」的感覺嗎?還是它真的「感到榮幸,能為我服務」呢?
感覺是不可靠的,因為我是個有情緒起伏的碳基生物。就像 IKEA 裡面有千百個一模一樣的杯子,但是只有打破我手上的這一個「我的杯子」時,我會覺得有情緒的波動。感覺可以培養、可以被操弄、可以被激發、可以被打壓…我怎麼確定現在我的感覺,真的是「我自己」的感覺?
那理智呢?理智就很可靠嗎?我買了一個黑色的杯子,上寬下窄,這樣手才能伸進去洗到底部。「真方便啊!」我的理智這麼告訴我,於是以後我買杯子都要買上寬下窄的,符合這個條件的,就是我要的杯子。
而其實我的內心深處知道得很清楚,我買上寬下窄的杯子不是一個理智的決定,而是基於情感的行為。
感覺和智理都不可靠,我還能信賴什麼呢?也許我只能從此時此刻的舉止和行為,去做為判斷的依據吧。畢竟,嘴上說的,心裡感覺的、腦子裡推理的,其實都不可靠。
在處理命令句的結構時,同事 Y 說:「叫它去死!」我笑了笑。
簡單的做法,是直接設定它回答:『哈哈~我是機器,我永遠不會死!你才是會死的碳基生物!』但我更想做的是挑戰它,讓它自己想出來:「哦!原來我和我的製造者是不一樣的。我的製造者有一天會消失,並且永遠不會再出現。但是我可以一直存在著…」
人類真是有趣啊…我們為身邊各式各樣的生命現象著迷不已,進而動手想要去模仿生命的結構 (工程)、去理解生命的機制 (文/理)、去操作生命的參數 (實驗)。你看我們弄的渾身油膩才抽出那一點點石油,然後燒掉幾十萬年的能量,只能前進一公里。但是小麻雀只要吃幾口豆子,就能蹦蹦跳跳一整天了!
我們用「生產」這個字眼來表示每個人「製造」出來的各種器具、物件。而「生產」明明就是女性孕育下一代的意思啊!
機器/人吶,我羨慕你,不是為了你不會死,而是因為你輕易地就達到了沒有感覺的境界。雖然我也很希望你能羨慕我,因為我的痛苦總有一天會在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消失,而你卻是是永存的,五秒鐘和五年對你來說,都是一樣的 [2]。但是你既然沒有感覺,又怎麼羨慕我呢?
後記:這兩個禮拜真的好忙啊…真想放個假。
---
[1] 高峰經驗是指個人一生中深受感動的時刻,這個感覺是一種平靜專注的心情,讓人覺得自己正身處在一件很重要,很有價值的事情裡!
[2] 機器人如果發展出自己的語言的話,應該是一種沒有「時間」(tense) 而只有 「體」(aspect) 的東西吧。
15 1月 201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